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第103次菁英共修會記實/張致文菩薩

    寒冬中難得藍天白雲與溫暖朝陽緩緩升起,只是空氣仍感清冷,起了個早參與法鼓山天南寺舉辦的2020年度最後一季菁英禪一共修。

    這幾年著力經論的學習,除每天短暫時間打坐外,甚少參加禪修,抱著忐忑的心情,重新預習,將上山的儀軌在心中稍微喚醒,同時憶起教史中關於南北朝時代,出家眾學習法義與禪修是並重的,藉上山禪修機會,體驗禪修與法義學到的知見,試著實踐。

    平日習慣搭乘大眾運輸系統選擇搭接駁車,報到、上車過程中,見到一位行動較不便的師兄,也加入搭乘接駁車的行列,心中真是慚愧,慚愧的是肢體障礙者學禪的勇猛精進心令人佩服,比起四肢健全的我們還認真,若依此標準,實在沒理由不參加每季共修會。

    一下車,剛走過山門遠處的義工們(因著「菁英服務菁英」的理念,見到關懷組玉華師姐與悅眾第三組組長金發師兄)已恭候多時,依序完成報到,此次禪修編號011,手機繳械,倒好溫水放好水杯,直奔禪堂,向釋迦牟尼佛問訊、禮拜後,安坐蒲團上,常用的安那般那念(ānāpāna-sati,即入出息觀,或數息觀)完成第一炷香,幾乎沒動念頭,直到微弱引罄聲響起,心頭才一動,是整天最安穩的時刻。

    總護法師演正法師,除歡迎大家回到天南寺共修,首先安排聆聽師父開示:「禪修主要面對時間與空間的問題,並將時間做了闡述,過去、未來、現在都不可得,當我們執取當下那一念心時,那一念心剎那已滅去。接著以《金剛經》舉例,人相、我相、眾生相談的是空間,而壽者相則是時間」,又提到「六祖慧能大師聽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開悟,聖嚴師父進一步解釋『應無所住』不是什麼都沒有,而是一切有情及器世間,如山河大地,本質上都是因緣和合而有,自性不是單一存在、也不實在、不是永恆的,所以觀念上不要執著自己身心,反而要藉由假合的身心好好修行。「生其心」,即以無私、無我的慈悲心與智慧心,處理一切事物,不能起執著,如此便能降伏煩惱心,達到「心無所住」目的。」聆聽聖嚴師父開示,想到《中論》有一句偈頌:「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似有異曲同工之妙。

    八式動禪僅做四式後,就是戶外經行,此時太陽已高掛,人手一頂斗笠,跟著總護法師的步伐節奏,專注踏出每一步,緊跟前者腳步,自然不落隊,在後山爬了一圈,滿頭大汗,接著是慢步經行,每踏出一步,如機械般地一點一點動作,是身念處最好的學習,利用四大的風動,緩慢提起、放下步伐。

    午齋魚貫進齋堂,立禪後,坐下忘卻雙手合十拿著二時臨齋儀小卡,被助理監香糾正,瞬間真是無地自容,真是慚愧。用過午齋、園區經行、大休息後,下午兩炷香因左膝舊傷復發,起了煩惱,未能專心安坐,練習拜佛時,總護法師介紹坐不安穩可採四十八拜,遵辦後,僅短暫有效,既慚愧又懊惱。最後是大堂分享及共修會會長蔡清彥菩薩及各功能小組組長關於變革介紹與說明後,終圓滿賦歸。

    感恩天南寺總護法師及義工們,讓參與共修的師兄姐們充滿感動與感謝!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