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2023.03.11齋明寺一日禪 / 王珍玲菩薩

一早,陽光普照、溫度宜人,是個適合出遊的好日子,台北車站人聲鼎沸,被疫情限制三年的人們都湧了出來。我們一行人依通知,在東三門集合,趁著春光,前往齋明寺,進行一日禪活動。

齋明寺,位於臺灣桃園市大溪,初建於道光末年(1840年代),原為居士管理的齋堂,自1999年起,由法鼓山僧伽管理,現為桃園市市定古蹟。

我是第一次造訪齋明寺,一下車,即被清幽的環境及建物吸引。下車後由護持義工引導,先繳交手機,稍作休息,即進入禪堂,準備進行今日一日禪的活動。活動依序為:環境及訊號簡介、八式動禪、喝水洗手、禪坐/瑜伽運動、聖嚴師父開示影片二則:止觀與定慧/行禪、午齋+大休息、戶外經行(托水缽)、喝水洗手、大堂分享、圓滿賦歸。

法鼓山舉辦的禪修活動因全程禁語,禪坐方法清楚明瞭,禪堂環境清幽,特別助於攝心。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除了八式動禪時一再被提醒的:「身在哪裡、心在哪裡.清楚放鬆、全身放鬆」的心法外,聖嚴師父的開示,如:「雜念少、心理負擔就少」「禪坐的時候練習無我,是為日常生活有狀況時所用」「禪坐目的不在入定,而在開發智慧」「行禪時要步步為“營”,腳在動、心不動(無雜念)」「要做無底的垃圾桶、無塵的反射鏡」「禪修者若無菩提心,易陷於輕安之樂,變成個半活人。」更是句句珠璣,發人深省,對練習禪修十分有益。

托水缽,源於《雜阿含經‧卷二十四》托油缽的故事,記載有罪臣被國王命令持盛滿油之缽,經過途中有美女色誘和拔刀者威嚇的道路,若溢出一滴油則處死的故事。這也是我初次體驗,先拿起充滿“表面張力”的水缽,就已經“死”一次了。然後尋找最適合持缽前進的姿勢,又“死”一次;行進過程中,發現確實全身放鬆、專心致志,可以達到缽內雖有微波,但可與身體前進韻律協調一致,即便被要求原地轉個二圈、單手持缽與護持猜拳獲勝後才可繼續前進,和與人換缽,都沒“死”,然而,就在快抵達目的地時,心頭一樂,又“死”了一次!

我的心念,是如此的妄想紛飛,不易駕馭,遑論覺察:當別人擋在我前面,不耐的心、走在我旁邊,想超越別人時,爭強好勝的心……。在托水缽這個工具的幫助下,讓我對自己意念和習氣,有了意外的發現。

感謝佛菩薩及師長的恩德,及所有義工及同行善友成就這次禪修營,讓我們身(午齋實在太豐盛美味,以致望美味點心興嘆,實在是吃不下了。雖然應該食存五觀:防心離過,貪等為宗。但凡庸如我,暫時還抵禦不住。)、心充滿“電力”,在一日禪完滿結束後,帶著滿滿的收穫,踏著夕陽的餘暉,邁向歸程,並期待下一次的禪修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