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活著就要知足,能夠呼吸,就有希望。 / 林玉茹菩薩

有別於這兩、三年來共修會在臺北地區舉辦的模式,第106次共修會在桃園的百年古剎也是古蹟的齋明寺進行。對於大多數的學員而言,不僅總護法師首次由果弘法師(女僧眾)擔綱,更是一次新道場的體驗,大家都讚嘆連連。

每次的共修會,都會因為法師不同而可以有不一樣的學習。果弘法師雖然話較少,但是言簡意賅,更看得出來自女性的巧思和貼心。課程安排上,除了例行的八式動禪、瑜珈、打坐、聽 聖嚴師父開示以及戶外經行之外,還有飯後戶外漫行及大多數人沒有經歷過、也是最受好評的托水缽動禪。

另一方面,精緻的中場休息點心和相當可口而重視美感的午齋也讓大家讚不絕口。法鼓山的素食餐向來是天下無敵,今天更展現素食的藝術。

總護法師一開始即提醒大家,在百忙之中來修一日禪,就應該放下萬緣,做自己,放鬆地體驗,因為一天很快就會過去。確實一針見血,這次每次禪修的感覺。

為了配合下午的戶外活動,聖嚴師父的兩次開示安排在早上打坐之後。第一次主題是「知足少欲出離心」。在大堂分享時,不少組均非常有共鳴。而我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師父說:活著就要知足,能夠呼吸,就有希望。這是經歷過重病和年長者的智慧。對照於近年來大學中不斷出現學生和老師的輕生事件,再次提醒我們學佛和禪修的的利益無窮,也更應該推廣到學校去。

在少欲部份,師父解釋欲望有兩種類型,一種是財色名食睡五欲。另一種是相對於五根眼耳鼻舌身和色聲香味觸的五塵。當貪欲出現時,只要起慚愧心,就可以達到止觀。有一小組特別提醒大家,師父常說想要得太多,需要的不多,要戒貪欲。

第二支開示是「行禪」,剛好配合下午的戶外經行和動禪。師父說,要當無底垃圾桶和無塵反射鏡,學習止觀。他提示我們反省究竟是壓力或壓抑,還用宰相肚裡能撐船的譬喻,鼓勵大家化垃圾為黃金。經行時,可以分成三個階段,第一是指揮腳走路,走法是先腳尖著地、腳掌而腳跟;第二階段是欣賞如何走,達到身心合一;第三階段是無心;第三階段是無心。如遇到前面菩薩停下來時,應該原地踏步。這是我第一次聽師父談如何經行,受益良多。實際運用到齋明古道的經行時,我發現三階段說和原地踏步確實可以更加安定,較不起妄念。有一小組分享,還把三段論應用到公司經營,如何訓練新人,實在很有慧根。

齋明寺禪堂和戶外空間,受到大家讚嘆連連。我利用飯後齋明寺的漫步,邊唸心經,充分享受堂前的陽光和老樹下的涼蔭,非常安定。有幾組也分享,如何觀察這個道場,也認為今日禪修特別安定。

在禪堂外的直觀體驗,果弘法師直指方法是觀察、清楚但不起雜念,如照相機一般。師父之前則說有如鏡子,清楚地知道各種來來去去的聲音、事物,但不反應。直觀活動則更能展現齋明寺道場的特色。

托水缽動禪是大家印象最深刻、回饋最多的活動。透過托水缽,可以思考證悟、無我,而我也發現緊張和心不在焉時,水就會濺出,寓意無窮。有一組特別提到換水杯展現的傳承譬喻,讓他感觸甚深。

這次共修會活動,大多由齋明寺義工來護持,他們也讚嘆整個活動中大家走路沒有聲音,打坐也很安定。由此可見,這次活動的成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