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仰仗佛菩薩的庇護,幸好我來了! / 沈叔蓉菩薩

止觀的開示中提到止觀練習的目的是要達到認識無我的空。

自參加菁英禪三以來時隔20年於2023311日才第一次參加菁英共修。也是首次來到齋明寺禪堂。何以會選擇此時參加共修?其實並非突然發起精進的心,而是想到齋明寺參訪。亦因其他條件都俱足,所以就報了名。報名之後又因心性怠惰,多次籌躇猶豫,興起取消的念頭,經過數次的自我折衝,最終還是鼓起勇氣如期報到了。

如同當初參加菁英禪三一般,對共修活動內容並沒有特別的預期或想像。一日下來,活動包括八式動禪、坐禪、觀看聖嚴師父對「止觀」的開示影片、午齋及大休息、經行、直觀練習及托水缽,等於是各種禪修形式的體驗,心中不免有些驚喜。活動設計者的智慧不僅打破了禪修就是打坐的狹隘固有觀念,更令人認識到八萬四千法門萬宗歸一的意趣。啊!所謂禪在行住坐臥中,生活即是禪,大概就是如此的表現吧。

八式動禪

由於活動是禁語,且大家都戴口罩,八式動禪示範師兄的引導完全在沈默中以肢體示意溝通。看著看著,突然感覺像佛陀與迦葉尊者的拈花微笑互動,這真的是禪啊!

止觀的開示

止觀的開示中提到止觀練習的目的是要達到認識無我的空。然而無我並非沒有我這個身體,那麼無我到底要如何理解,如何修習呢?是不是可以從分別人事物之間的關係來著手呢?例如,身旁有一副眼鏡,如果它和我沒有關係,其成住壞空,我便不關心,也不會執著。但如果它與我有關係,若其遺失或毀損,我會覺得懊惱。這其間的關係是從何而來的呢?細思之餘,便可發現我與眼鏡的關係是自己憑空想像而來的,因為付了錢,就把原本毫無關係的眼鏡想像為是自己的,眼鏡還是眼鏡,只因為自己的一個念頭,這眼鏡就佔據了自己心裡的一個位子,它的成住壞空,便成為了自己的掛礙與恐怖。庸人自擾莫甚於此啊!生活中對空的修行,是不是可以從關係或概念的消除來入手呢?

經行

活動當天風和日麗,加上齋明寺得天獨厚的環境,經行走的是齋明寺旁的石階古道。一行人帶著斗笠魚贯的沿小徑下石階一直到古道山門牌坊再折返拾級而上,回到寺內。由於小徑僅約一人的身寬,且石階大小深高不一,行走時必須專心留意腳步,以免跌倒滑落石階。活動設計者巧妙的利用環境協助參與者專心經行。

直觀的練習

直觀的練習是從眼耳鼻舌身等五官與外境的接觸做練習,在五官收受外境的接觸後,不再進一步的分別想像外境是什麼?譬如,坐在齋明寺禪堂前面的草地上,眼雖看到綠葉,但心中不去想那是綠色的葉子;耳朵雖聽到鳥鳴,但心裏不去分別這是鳥的鳴叫聲。因為綠色、葉子、鳥、鳴聲都是概念上的名相,是空的。這不就是透過觀察自身五蘊中的色與受二蘊,體會想、行、識三蘊的非必然性,進一步明白五蘊的空相,最終達到像觀世音菩薩照見五蘊皆空的境界?

托水缽

最後一項活動托水缽引起熱烈迴響。法師先引領大家到寺後的萃靈塔,從那兒起每人拿著一個盛滿水的缽往寺裡回走,行走時要避免水潑灑出來。途中設有障礙關卡,增加了水溢灑出來的風險。有人因為小心翼翼的雙手捧著缽,目不轉睛盯著缽中的水,手臂與肩膀僵硬,邁不開步伐;也有人在順利通過關卡時,一時歡喜,意外的把水潑灑出來。最終大家都體認到水是我們心的借鏡,而平常心是完成托水缽最好的方法,但遇到情境要保持平常心,是何等的不容易呀!

在夕陽餘暉中齋明寺禪一活動圓滿。我不僅重溫了二十年前初次接觸佛法與禪修的感動,隨著人生的歷練,藉此活動再度感受佛法的好。歸程中我滿心歡喜的覺得:仰仗佛菩薩的庇護,幸好我來了!

TOP